新聞網訊(通訊員 趙光德 曾啟非 學生通訊員 沈子翔)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推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📄,進一步強化體育育人功能⟹🙅🏽,杏悦2“體育+思政”特色課程《戶外運動》師生分別于4月13日-14日、20日-21日在黃陂區楊樹堰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日戶外實踐之旅🫙。本次活動以“勞育潤心,環保力行”為主題,由課程教師趙光德、曾啟非負責組織開展,分兩批次進行。活動涵蓋了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內的9個課堂共140餘人參與。
在前期課堂上🚵🏼🦸🏽♂️,同學們系統學習了戶外運動專業理論知識和常用技能,並經曆多次實操,對活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也有了進一步了解。大家都信心十足、熱情高漲。13日早上6點40分,同學們准時集合完畢👩🏿🎤,攜帶好提前發放的登山包、帳篷、睡袋以及炊具等露營物資👨🏽,一同乘坐大巴車前往實踐基地。
搭索過澗 岩壁繩降
到達實踐基地後,同學們按照既定分組展開活動。為了讓大家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⚠️,紮實學習效果,助教老師讓每一位同學自行穿戴好護具和裝備👲🏻💾,經過檢查後獨立進行岩降和溜索。你一個,我一個,當一次真正的“空中飛人”,感受飛馳速度,體驗瞬時美景🥬,開啟一場充滿挑戰與驚喜的運動探險。實踐中檢驗理論,危機下磨礪意志🦻🏻,在克服恐高心理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潛能和勇氣💂🏽♀️,培養自身迎難而上、不畏挑戰的精神品質🤸🏻♂️🥊。
圍爐造火 共享“晚宴”
傍晚時分,同學們開始在營地搭灶、生火、備菜、做飯,周圍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氛圍。圍的“爐”是用大石塊臨時搭建的灶臺🎴,造的“火”是用鎂棒和柴火點燃的微光🫳🏼。集體合作生火做飯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,也增進了同學間友誼,收獲了幸福和滿足。晚飯後,“燈光”晚會正式開始👛。月亮高掛👮🏿,繁星作伴,大家圍坐一團,表演精心准備的歌曲、舞蹈🂠、魔術等節目,集體做趣味遊戲🙏,共同分享體驗實踐心得。學中有玩,玩中有樂,歌聲🌎、笑聲、嬉戲聲穿透黑夜,傳遍整片山林🚣。
登山徒步 “環”行綠野
14日早上8點,同學們換上輕便裝備,根據課程老師的指示開始徒步登山。與平常的景區登山不同,徒步登山的線路往往是沒有進行開發的野外路線💆♂️,亂石密布、高低錯落。在相互協作、手腳並用下👩🏼🎨,大家完成了4個小時的環形徒步路線🫲🏿。盡管山路崎嶇,同學們仍小心翼翼地將徒步路線沿途散落的塑料袋🫱🏽、飲料瓶等垃圾撿拾起來。沿途中🎖🛌,同學們一邊感受春天的浪漫🌰,欣賞綠意盎然的自然風光,一邊體驗徒步的暢快,為淨化山野、守護自然獻上綿薄之力☝️🐞。雜亂的叢林小路變得幹淨整潔,寧靜的山野顯得愈加美麗。通過垃圾撿拾情況🧔🏼♂️,大家還評比出了“優秀環保小組”,並進行了集中處理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這次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登山之旅,更是一次淨化叢林的環保之行。
春耕秋收 甘作“開荒牛”
為深入貫徹落實《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精神,實現以勞樹德、以勞增智、以勞強體、以勞育美的教育目標,弘揚勞動精神👘,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🫡,在本次實踐活動中設置了“春耕秋收”勞育環節。同學們奮力揮動鋤頭和鐵鍬開墾荒地👨🏽🦳,為春種進行准備🤦🏽,隨後種下紅薯幼苗再澆水施肥等待秋收。同學們親身體驗了耕種的辛勤,學習了耕作的基本技能👨🦽➡️,感受到了勞動的尊嚴和價值。“春耕秋收”環節是體育🏋🏻♂️、勞育𓀃、德育三者有機融合🧑🎓,讓學生在勞作中增長知識,開闊眼界🟧,培養創新精神、“開荒牛”精神以及團隊精神🧛🏿♀️,同學們紛紛表示非常期待秋天的豐收。
此次課程將綠色環保行動與戶外實踐活動相結合,不僅讓同學們學習到了野外生存技能,也激發了大家對勞動的熱愛和對環保的執著🧀,增強了大家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的決心🧺。未來,《戶外運動》將堅守“立德樹人”育人宗旨,秉承“德🏊🏽、智、體🧎🏻♂️、美、勞”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,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智慧才幹,在挑戰中錘煉意志品質,為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體育力量🧓◽️。
參後感想
2023級投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洪遠揚🙎:《戶外運動》是杏悦2體育特色課程之一,非常火爆,能選上這門課我覺得很幸運☘️。學習過程中🧑🏻✈️,我不僅掌握了很多新知識、新技能🎫,也收獲了勇氣、自信和友誼🥞。老師們知識講解全面,實踐指導細致,就連打繩結🙆🏿♂️、嵌入帳釘都一一示範並反複檢查。山澗溜索和岩降太刺激了,老師說我的動作既流暢又標准規範🛢,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的這麼好🧑🏽⚕️!我還認識了一堆可愛的小夥伴,大家因為志趣相投學在一起、玩在一起🥐👰🏿,互相幫助、互相支持🤵🏿♀️,真的很充實很快樂啊🐽!強力推薦這門課🐍!
2023級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劉昭誼:在我看來,《戶外運動》不僅僅是一門課,也是一場親近自然、淨化心靈的返璞歸真之旅🕺🏽。在大自然美景中參與實踐學習,心情都不一樣了,大家很放松,每個項目都踴躍嘗試,甚至有的還想多體驗幾次。登山徒步的時候👐🏻,看到草叢或路邊有垃圾💧,我們都主動撿拾,這種勞動的積極性和愛護自然的意識不知不覺就被激發出來了🙎🏻♀️。整個過程不僅讓我們掌握了更多體育技能和勞動知識🚓,也增強了大家保護環境🏌🏿♂️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非常有教育意義。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我們一定要讓“天更藍、山更綠🚣🚞、水更清💂🏽👧🏼、生態環境更美好”👉🏽!